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,也是重要的“时年八节”(上元、清明、立夏、端午、中元、中秋、冬至、除夕)之一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这段时间,正是春光明媚,绿荫初成。人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踏青、祭扫,感受清风拂面,也以一炷心香与先人对话金昌股票配资,与久远的传统沟通。
溯源 ·气清景明万物皆显
万物齐乎巽,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。——元·吴澄
宋代以降
寒食清明渐合一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按《国语》曰,时有八风,历独指清明风,为三月节。此风属巽故也。万物齐乎巽,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。”
“八风”即八方来风,“清明风”来自东南方,东南方即《周易》所说的巽方,“齐”即“洁齐”之意。农历三月,气清景明,万物吐故纳新,即为“清明”。如果把白昼和暖视为阳,把黑夜和冷视为阴,那么清明前后是阳气上升之时,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换旺盛。所谓“三阳开泰”,说的就是这个时候。
不过,直到唐代,清明还只是一个节气,当时人们看重的是寒食节。寒食节在冬至以后的第105天,清明则比寒食节略晚几天,两个日子紧紧相随。
说到寒食节的来历,人们都会提起春秋晋国名臣介子推的故事。他一心归隐山林,任凭晋文公放火烧山,也拒不出山,最后被烧死在山上。晋文公又痛又悔,以后每逢介子推的祭日,忌生火,吃冷食,因而名为寒食节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禁火三日,家家扫墓,已成为固定的节俗。到了唐代,寒食节还给“公务员”放假,方便他们扫墓祭祖。
有意思的是,翻开唐朝的文献典籍,清明往往是寒食节的附庸;但到了宋朝,清明却渐渐后来居上,由单纯的节气渐渐变成一个隆重的节日,寒食节这个词却越来越不起眼,扫墓、祭祖等风俗慢慢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部分。
清明节何以能成功“逆袭”呢,学界说法很多。有人说,由于寒食节忌火,人们上坟不能烧纸,只能把纸钱挂在坟前的树上,心里总归有遗憾,清明可以用火烧纸,就让人感觉好多了,故而扫墓的活动渐渐挪移到清明节;有人说宋代社会富庶,饮食与旅游业尤其发达,寒食节处处禁火,去哪儿玩都不方便,到了清明,家家户户生新火,旅店餐馆也可以奉上各种精致美食,出门踏青游玩就方便多了,所以,渐渐地,清明节过得越来越隆重,寒食节渐渐失去了主角的地位。
行清·缅怀先人慎终追远
游子光阴短更赊,踏青何事在天涯。追寻少日原孤露,忽漫经春又落花。
客里看人归上冢,醉中垂醒梦还家。断魂正是江南路,日暮寒烟拂柳斜。
——近代·岭南诗人黄节
宋代南迁中原人向北“望祭”思祖先
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,清明最重要的意义是祭祀先人。清明节是人们缅怀先人、认祖归宗的纽带。近人黄节的这首诗,就写出了他客游他乡,在清明时节目睹人们扫墓,愈加怀念故土的思绪。
一些研究者认为,清明扫墓的习俗与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和春祭礼俗有关。不过与之更直接的关联,则是寒食节。唐开元二十年,唐玄宗诏令天下“寒食上墓”后,中国人扫墓才有“法定”日子。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,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清明节扫墓。
从宋代开始,大量中原人迁徙至岭南。据史料记载,北宋时,珠江沿岸已普遍兴起扫墓风俗。所谓“扫”,就是得先清理先人坟前的杂草,将坟墓周围收拾得更加整洁,“扫”完以后,人们将糕饼、蛋品、猪肉等供品摆在坟前,跪拜并焚烧纸钱,再燃放炮仗。若是以宗族为单位的扫墓活动,更要动用“祭田”“公田”的收入来支付开销。祭奠时,族里德高望重的人要诵读祭文,有的家族还会就地在坟前生火,烹食聚餐,团聚一整天。
有祖坟可拜的宗族,热热闹闹上坟祭拜祖先;可当时很多中原的大族为了躲避战乱南下,开村聚族而居(注:广州一些有名的城中村就是在宋朝开村的),祖坟在遥远的北方,无法扫墓祭拜,又该怎么办呢?
原来,他们采用的是“望祭”的办法,要么在村头找一棵大树或一块巨石,在树下或石旁向北磕头,燃放鞭炮,遥祭祖先;要么在自家门口奠祭,磕头祭拜。虽然祭奠的形式不同,但对先人的追思之情是一样的。
拜山祭祖谓之“行清” 食清明蔗是“标配”
在清明节期间扫墓、祭祖,谓之“行清”。广州人非常重视“行清”,尤其是在清明正日“行正清”。但因为生活工作等条件的限制,“行正清”有时并不容易。清明的节期是15天,但扫墓节期则不局限于此,一般有清明节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,这近二十日内均有人扫墓。
按照习俗,清明扫墓首先要将墓区打扫干净,然后摆放祭品、纸钱,继而上香,敬酒,拜祭,焚化“财帛”,吃供品等。衣着方面,以穿黑色、深蓝色、灰色、白色等素色衣服为宜。《易经》强调祭祀时“藉用白茅,无咎”。也就是说祭祀时应该先将洁净的茅草铺在地上,然后将祭品放在上面。孔子解释说:“苟错诸地而可矣;藉之用茅,何咎之有?慎之至也。夫茅之为物薄,而用可重也。慎斯术也以往,其无所失矣。”说的就是要对祭祀态度极其慎重。现代人在扫墓时,通常也会以干净的纸张等作为铺垫,也是表达一种敬意。同时,向祖先行敬酒、跪拜等仪式时要专注,仿佛与祖先精神交流。孔子说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”也就是说要用一种庄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件大事。
很多人在祭祖时习惯向祖先献上鲜花。古人祭祖通常使用菊花,因为菊花除象征品德高尚和长寿外,还是寄托思念之花。
清明节期间,乳猪也进入销售高峰期。南北朝贾思勰在《齐民要术》对烤乳猪就有详细记载:“色同琥珀,又类真金,入口则消,状若凌雪,含浆膏润,特异凡常也。”祭祖传统讲究“祭之以礼”,红皮赤壮的烧乳猪除了彰显祭奠仪式的隆重和表达对先人尊重之意,还含有祈福健康的愿望。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、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介绍,以前祭祖之后,德高望重的老人负责将肉平均分给各家各户,表示福荫及庇护已由祖先带到各家。
分到猪肉后,各家将猪肉带回,配上清明时节的时令菜蔬荞菜去炒着吃。“荞”在粤语里的谐音是“轿”,寓意着先人坐轿西去,免受乍暖还寒之苦,所以荞菜还被叫作“思亲菜”。也有人配上鸡蛋丝、烧肉丝炸春卷吃,吃完了这些菜肉,这一年的“行清”仪式才算完成。
甘蔗也是这个时节的热门食品,吃清明蔗还是拜山祭祖的“指定动作”。吃清明蔗寓意甜甜蜜蜜,广州人还习惯在清明节将蔗的两端斩成尖峰状,取义“甘蔗旁生,以衍宗枝”。此外,这个时节还有清明虾、清明鹅、清明螺以及禾虫等美味,如清代书画家倪鸿的竹枝词中写道:“禾虫几市婆诃叫,又是人间闭墓时。”盖因此时正是这些物产特别肥美之时,这也是传统养生“不时不食”观念的体现。
插柳·杨柳依依青柳留春
雨丝烟影互纵横,鱼藻门前海气萦。城郭人家插杨柳,广州今日又清明。——清·梁镜芳
清明亦是“柳节”
家家门楣插新柳
插柳、戴柳、射柳等都是传统清明习俗,故古代的清明节又称“柳节”。俗语云:“清明不插柳、来世变黄狗”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”。
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?一方面,因为柳与留谐音,有挽留的含义在里面,故而柳枝常作为离别情感的寄托之物。杨柳送春天,柳树代表着春天,春天代表着万物生长,所以古人折柳赠别离,插柳、戴柳思旧人,同时也有留住春天的美好和祝福之意。
一些人认为,清明节插柳、戴柳的风俗同样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。传说介子推死于深山后,晋文公第二年率群臣上山祭拜介子推时,发现介子推生前所抱柳树死而复活,便赐老柳树为“清明柳”,并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插在介子推坟上,以寄哀思。
另一种说法是,古人认为柳树有辟邪祛病之效,清明节插柳和戴柳,可防邪气及疾病。汉代的《神农本草经》认为,柳絮、柳皮、柳根、柳枝、柳叶均可入药,可治黄疸等疾病。晋人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也认为:“治卒得恶疮,不可名识者,及面上恶疮。柳叶或皮,水煮汁,入少盐频洗之。”唐人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记载:“三月三日,(唐中宗)赐侍臣细柳圈,言带之免虿毒。”
而在宋代以后的岭南地区,清明时节,除了扫墓,插柳同样是广府人家一件非做不可的事。春天新生的柳枝嫩绿可爱,男女老幼出门的时候,顺便采几枝,先在鬓边插上小小的一枝,回到家,再拣那特别青翠可爱的插在大门上。按照民俗学家的说法,广府民间流行清明插柳,也有可能是为了防止鬼怪近身或入侵家宅。其实,不管民间流传什么样的说法,鬓边或门楣上的嫩绿柳枝,总会给人们带去春天的生机与喜悦。
插柳、戴柳之风演变至明、清时期,又增加了一些含义。据清人顾禄的《清嘉录》记载,在吴地一带,每逢清明日,“满街叫卖杨柳,人家买之,插于门上”。古民谚也有“柳条青,雨蒙蒙,柳条干,晴了天”之说。古代女子及笄上头(即举行成人礼),多在清明节期间,束发插笄后,再插上柳枝或戴上柳圈,一派青春气息。
与柳树对应、在仲春末和晚春开放的梨花,也被视为清明的象征之一。梨树是古老传统的树种,很早就被人们熟悉和热爱,其大面积种植是在唐宋。城郭附近的农家田园和山林往往会种植梨树。唐诗中有“寒食花开千树雪”之句,就是指的人工种植的梨树。而在野生山林,还有大量的野梨花恣意生长,开白花,也可用作墓地树种。
清明节气有三候:一候,桐始华;二候,田鼠化为鴽;三候,虹始见。“桐”指的是桐花,主要是白桐花,是清明的节气之花。白桐花在春季开得比较晚,花期在清明时节,俗话说“桐花开,清明到”。如果白桐花已经开过了,说明百花争艳的春天即将过去。桐树生长速度很快,在木材需求量大的古代是重要的经济作物。梧桐树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,因有“凤栖梧桐”的美好意象。它也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。
踏青·鸟语花香正宜游春
几处春烟横断霞,满江春水飞杨花。
一百五日寒食后,三十三村人卖花。
——清·谭敬昭
春日“上春山” 纸鸢秋千留春住
清明节除了融合寒食节的内涵外,也包含了古代上巳节的习俗。这个春天里的节日的确是一个“上春山”、踏青放松的节日。
宋代程颢在《郊行即事》中描写了清明时节春游时的愉悦心情:“芳原绿野恣行时,春入遥山碧四围。兴逐乱红穿柳巷,困临流水坐苔矶。莫辞盏酒十分劝,只恐风花一片飞。况是清明好天气,不妨游衍莫忘归。”绿野、碧山、杨柳、风花……好一派明媚和煦的春光。
在踏青中,放风筝是一项特别受欢迎的活动。清明、 重阳是与风筝关系最密切的时节。这主要有两个原因:其一, 风筝最适合春秋两季放飞;其二,这恰好是农忙与农闲的交替时。清人潘荣陛的 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:“清明扫墓,倾城男女,纷出四郊, 担酌挚盒,轮毂相望。各携纸鸢线轴,祭扫毕, 即于坟前施放较胜。” 类似的记载在很多地方志中都能看到。民间认为放风筝有放邪的功效,所以尤其要带着孩子一块儿放风筝,孩子放风筝放跑了“邪气”,就会健康成长。
在清明节期间,人们还会以荡秋千取乐。“秋千”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典故。传说,西汉时有人把这种游戏引入宫廷。汉武帝十分喜欢玩。当时人们为了取悦汉武帝,就把这种游戏叫作“千秋”,是祝福汉武帝“千秋万岁”的意思。后来,有人把秋千荡得倒过来了,而且把“千秋”二字倒过来说,变成了“秋千”这个说法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为架,再拴上彩带做成。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形式。唐代的时候,荡秋千十分盛行,特别受到年轻女性的喜爱。唐代诗人韦庄就描写了姑娘们在清明节时荡秋千的情景:“满街杨柳绿似烟,画出清明三月天。好似隔墙红杏里,女郎撩乱送秋千。”到了北宋,还出现了水上秋千,即从秋千上翻身跳水。
古时,在春意浓浓的岭南,在一拨拨踏青出游的人群中,最高兴的当属平时藏在深闺里的女孩子们了。与元宵和七夕一样,清明节也是她们可以出门嬉游的节日。于是,在清明节,到处可以看见她们放风筝的身影。听到她们银铃般的笑声。因为古时流行的说法,风筝可以放走一年的晦气,所以她们乐此不疲。如果运气好,空中高飞的纸鸢还能为她们带来美妙的爱情故事,不信,把当时书写清明的诗词曲赋翻一翻,你一定能嗅出春天的美好气息。
九日春阴一日晴,
柳丝风里过清明。
人思酩酊酬佳节,
天与暄妍慰物情。
梁上香泥初睇燕,
江南芳树未闻莺。
车帷闭置真堪笑,
何日青山载酒行。
——《清明喜晴》
清·邓廷桢
踏青原上饮,祓禊水边歌。
佳节相连好,游人一倍多。
——《清明连上巳》
北宋·张方平
南国春半踏青时,风和闻马嘶。
青梅如豆柳如眉,日长蝴蝶飞。
花露重,草烟低,人家帘幕垂,
秋千慵困解罗衣,画梁双燕栖。
——《阮郎归·南园春半踏青时》
宋·欧阳修
万点猩红将吐萼,
嫣然迥出凡尘。
明朝寒食了,
又是一年春。
细干柔条才数尺,
千寻起自微因,
绿云蔽日树轮囷。
成阴结子后,
记取种花人。
——《临江仙·清明前一日种海棠》
清·顾太清
好风胧月清明夜,碧砌红轩刺史家。
独绕回廊行复歇,遥听弦管暗看花。
——《清明夜》
唐·白居易
清明节日期为何不固定?
中国民间有“四五清明”之说,但清明并不是就固定在4月5日这一天。事实上,清明在公历中的日期会在4月4日、4月5日和4月6日这三个日子中变动。因为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为划分标准,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令或中气,统称为节气。太阳到达黄经15度那一刻,就是踏入清明节的准确时间。今年清明节的交节时间是4月4日15时02分03秒,此后15天后均属清明的节期。到4月19日的21时59分33秒,将进入下一个节气谷雨。
通常来说,每个节气在农历中都有一个特定的时刻。但由于每年农历对应公历的时间并不固定金昌股票配资,所以节气的时间体现在公历上也就出现摇摆。但清明是个非常特殊的节日,它不仅在公历中时间不固定,在农历中也没有什么规律。比如去年是在闰二月十五,今年是在二月廿六,明年又将在三月初七。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?要知道,我国的农历为阴阳合历,以月相变化的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依据制定。历月的平均值约等于一个朔望月,平年为12个月,闰年则为13个月,平年与闰年日数相差甚大。如果不以月历为标准确定节日日期,变化就会很大,清明节就是如此。